凈水市場現狀分析之凈水市場暴露的問題
凈水市場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從培育期過渡到快速發展期,據統計,中國的凈水市場容量已超千億規模,目前被行業內稱為“為數不多、值得投資的黃金產業”。按照行業慣例,市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時,正是經銷代理渠道切入行業的最佳時機,當然,這一慣例同樣適用于凈水行業。各廠家及品牌爭先恐后的加快研發節奏,推行占領市場獲得商機,這對于行業的發展無疑是一個很有力的推進。但是在發展過程中同樣暴露出一些問題。
據最新數據統計,國內注冊的凈水機企業在4000余家,目前這個行業規模小,以中小企業居多,缺少大企業、大資本的介入和引導,即便有一些知名度較高的品牌延伸進入這個行業,大多也只是抱著邊走邊看的心態,沒有投入重要的資源和精力去運作。對此,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問題:
一、市場發展混亂,未形成統一規范
據悉,針對家庭用凈水器,國家分別制定了四個標準,不過這些標準都是推薦性的國家標準,無強制執行力,“很多凈水家電企業甚至都不了解這些標準的具體內容”,有業內人士稱。
行業規范的缺失導致中國市場上的凈水產品層次不一,產品多樣,對消費者真正了解凈水器構成一定的難度。
據悉,家住北京市大興區的張女士反映,前段時間給父母購買一臺某品牌純水機,卻因為產生廢水太多而擱置。張女士稱,曾找經銷商試圖退貨,卻遭拒絕。
二、廢水率成為不公開的秘密
據業內人士介紹,現在凈水機的廢水率在1:3-1:5之間,根據廠家產品以及水質不同,廢水率也會有所不同。也就是說,通過凈水機過濾出1桶純凈水,就要浪費掉3-5桶自來水。對于這一點,大部分商家在做產品介紹時,并不向消費者說明。
對此,筆者隨機采訪幾位消費者,均表示“不知道凈水機會產生廢水”,“也不知道產生多少廢水是合理的”。
三、凈水機行業的準入門檻不高
國家相關政策對于凈水機市場的準入未設立相關標準,造成凈水機行業的門檻標準不統一,市場上劣質品增多,售后無人維護的現象。據筆者了解,目前凈水機行業的標準正在起草中,該標準由企業牽頭制定,目前沿用的是幾個大品牌制定的標準。實際上,凈水機行業的準入門檻并不高,只要獲得衛生部門的水批文就可以,但仍有不少小廠家沒有這個批件。業內人士稱,目前凈水機行業準入的標準是公司的注冊標準,低門檻造成行業內產品差,質量不合格,企業間惡性競爭,打價格戰,市場一片混亂。對消費者及企業圴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
業內人士通過媒體呼吁,希望政府能夠通過政策提高行入門檻,為行業良性發展起到宏觀調控作用。
期望:
一、無形的手與有形的手相結合調控凈水市場
市場機制自發調節作為一支無形的手調控市場,使得市場更加規范有活力,而無形的調節同時需要政府進行宏觀調控,把握市場發展方向。最重要的是要凈化行業內的企業,提高企業質量,才能更好的規范產品市場,從源頭上進行治理,使得行業進入良性循環,讓產品質量成為各企業的發展重點,而不單單是價格的競爭。
二、行業規范須進一步完善
我國凈水機行業尚沒有國家標準出臺,政府出臺相關行業標準,加快規范行業標準制定步伐,有利凈水市場的規范化,標準化,同時參照國外相關技術標準對中國的技術發展也具體指導意義。目前中國純水機的廢水率高達85%,這是產品技術不成熟的表現,如此高的廢水率與倡導節能環保的今天是完全不符合的,高昂的水價讓消費者對凈水產品望而止步。加快技術進步同樣需要相關技術標準出臺,所以完善產品標準及行業規范對行業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呼吁中國的品牌與國際相結合
將國際成熟的技術引進中國,對于中國的產品市場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據筆者了解,目前中國的一些大中型企業已經采取這種措施來應對中國市場的具體國情。潛心研究中國水質,制定符合中國水質的凈水產品。產品質量深得消費者喜愛。由此可見。贏得中國市場的根基在于產品品質,同時贏得消費者信任同樣也是產品質量,質量是企業發展的根本。